近些年來,移樓在我國也不是一個非常陌生的概念了。在我國經濟飛速發展的過程中,有很多了不起的
移樓工程。今天小編帶大家了解下移樓的常見方式、關鍵技術以及一般做法。
專業名詞解釋:建筑物整體移動,是指在保持建筑物建筑結構整體性和可用性不變的情況下,將其整體移動到一個新的位置。
在國外,發達國家對于有繼續使用價值或有文物價值的建筑物都很珍愛,不惜重金運用整體移動技術將其轉移到合適位置予以重新利用和保護;同時,他們對環境保護要求較高,如果將建筑物拆除,會產生粉塵、噪音以及大量不可再生的建筑垃圾。所以,建筑物整體平移技術在發達國家已發展到相當高的水平。移樓技術在我國的發展只有十幾年的實踐,由于我們正處于大規模建設時期(西方發達國家相反,他們現階段對建筑物的主要需求是加固改善與維修,一方面大規模建設早已經過去,另一方面,人口沒有我們這么多),一般是能拆就拆,拆了重建。我國建筑物整體移動技術和設備均較落后,目前只局限于個例的工程實踐中,還是缺乏系統的成套技術和與之相適應的設備。
通常移樓技術的移動方式有以下幾種:
1. 整體平移:將建筑物在同一水平面上移動,不改變其高度;
2. 整體升降:將建筑物在同一鉛垂線上升降;
3. 整體斜移:將建筑物沿斜線方向移動;
4. 整體轉動:將建筑物沿建筑物的某點整體轉動一個角度。
移樓的關鍵技術:
1. 基礎的處理:原有基礎的處理;新基礎的處理;軌道地基的處理
2. 軌道的設置:平移軌道的設置;旋轉軌道的設置
3. 牽引技術
一般做法:
將原基礎兩側的填土挖去;
在原基礎兩側底部各澆筑一鋼筋混凝土梁,稱為下基礎梁,下基礎梁一直延伸到新基礎下;
在下基礎梁上安裝行走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