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上海有很多成功的建筑物平移的工程,從古建筑物,到現代的大樓!從有歷史意義的樓房,到普通的老房子。本著保護環境,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的態度,上海越來越少的進行野蠻拆遷。4月份上海的一座116歲的老房子,實現了***次行走,讓116歲老
房屋移動的價格是多少呢?
4月13日下午,江浦路越江隧道項目房屋征收基地傳來好消息:楊樹浦路1111弄2、4、6號樓預簽約僅過了6天,44產居民全部簽約,簽約率達到***。到昨天為止,除一戶商鋪外,43產居民和業主已全部搬遷,即將騰房完畢。
楊樹浦路1111弄2、4、6號,建成于1998年,7層樓高,底樓是沿街商鋪,2-6樓是住房。這棟樓房的征收和拆除,一方面是越江隧道工程建設的需要,另一方面也為旁邊一處老房子平移騰出空間。
旁邊這幢老房子其實是一排聯排住宅,位于楊樹浦路江浦路東北角,門牌號是江浦路104弄1號、3號、5號、7號、9號、11號。它三層樓高,外墻是一色的清水紅磚,二樓是淺綠色的落地窗,帶有弧形拱券和鑄鐵欄桿,三樓有凸出的老虎窗……遠遠望去,別有風韻。不過很少有人知道,這排歐式風格的住宅,至今已有116年的歷史了!
江浦路104弄住宅可算是上?,F存的歷史***悠久的里弄住宅之一了。記者從楊浦區文保部門了解到,100多年前,楊樹浦路上遍布紡織廠。1902年,日商三井洋行收購國人黃佐卿創辦的裕晉紗廠,更名為上海紗廠,同年在江浦路104弄建造花園式新式里弄房屋28幢,供日商高級職員居住。
100多年過去了,當初的28幢房屋絕大部分已拆除,只留下了這***后1幢,總建筑面積2100多平方米。老房子為磚木結構三層,分六個單元,英式風格,外廊連通各單元(現已隔斷)。外立面為清水磚砌筑,嵌縫細膩,入口拱門弧線優美。裝飾柱與鑄鐵欄桿圖案相互呼應,線腳清晰。方格窗、尖拱券均較好地體現了建筑風格。2017年4月17日公布為第二批楊浦區文物保護點。
江浦路越江隧道的浦西段開工在即,工程將在楊樹浦路口開挖,這幢老房子***當其沖。為此,楊浦區召開了相關專家論證會,達成了一致意見:江浦路104弄住宅盡管并沒有掛上市級***歷史建筑、保護建筑等銅牌,但從歷史性、藝術性和科學性來看,其價值不言而喻,必須保護。從去年下半年以來,區房管、舊改、建設、文保等部門多次商議方案,***先確定了平移保護的方案。但是,朝哪里平移,又是一個難題。
由于這里不僅有一個隧道工程,還涉及到地鐵18號線站點、丹東路排水工程的施工,向北、向西均是工地,無法平移;向南是楊浦濱江漁人碼頭,倒有空地,但平移需要橫穿楊樹浦路,老房子不比人,移動緩慢,“過馬路”需要一個月的時間,對交通影響很大。***后,向東平移的方案浮出水面,楊樹浦路1111弄2、4、6號同樣位于隧道工程建設范圍,實施征收后騰出地方,將江浦路104弄住宅平移到此。
楊浦區房管局局長于洋介紹說,市政工程和整體平移工程涉及到兩處住房的征收。老房子住著43戶居民,在今年2月已騰空交房。旁邊的商品房則有44戶業主,在短短幾個月時間里,區舊改辦、平涼街道向居民做了大量宣傳工作,并解釋陽光征收的政策,得到了業主的支持。不久前,楊樹浦路1111弄2、4、6號樓的業主在短短6天里也全部簽約。
記者昨天探訪了江浦路104弄老房子。房子上下兩層的門窗都為拱券造型,外墻上有著精致的裝飾柱,有一種對稱的美。大門入口有幾級石階,下面有一層隔空層,還有透氣口,可以防潮。走進樓內,一色的木地板、樓梯扶手上還有精美的雕花;房間頂上都有吊頂、裝飾線,墻上有壁爐,有的客廳之間還有巨大的胡桃木移門,可分可合;樓上的落地窗則***大限度讓光線透進房內,仿佛一個內陽臺,十分洋氣。這幢110多年前的花園里弄住宅,建筑特色如此鮮明,保護如此完好,讓人感嘆。
據記者了解,在平移的同時,老房還將修舊如舊,恢復其上世紀初的風采。